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从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看ADAS热潮下汽车电子变革

从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看ADAS热潮下汽车电子变革

2016-03-18 来源:大河车网

  作为辅助驾驶员进行汽车驾驶的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以大大提升车辆和道路的安全性,已逐步演化为发展最快的汽车应用领域之一。在当前正在进行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不仅相关参展企业将ADAS作为一大宣传亮点,同期举办的各类会议也绕不开对这一系统的讨论,ADAS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的确,ADAS正在逐渐深入汽车行业。如果说在早期这类系统还仅仅局限于高端市场,那么现在它确实已逐步向中低端市场延伸,市场份额也因此快速增长。在展会期间的“中国国际汽车电子创新技术大会”上,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及汽车行业市场部副总监谭弘向在场听众分享的一组数据同样印证了ADAS的广阔前景。他指出,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ADAS装机量将超过2500万,届时,80%以上的乘用车将装有这一系统。

 

 

  而从目前来看,常见的辅助驾驶系统则已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泊车辅助系统、车辆偏离预警系统、变道辅助系统、防撞预警系统等。其中,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泊车辅助系统尤其是后视和环视全景方案也愈加受欢迎。

 

  ADAS的日渐风靡与自动驾驶不无关系。根据业界对ADAS技术原理的理解,它为汽车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同时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由此获得近似于人类的感知,汽车可以自主获取并分析道路环境信息:识别行人、其他车辆、信号灯、导航地图等,从而更全面地介入到车辆控制当中,最终进化到无人驾驶形态。由此可见,无人驾驶可谓ADAS的最终形态,而ADAS则是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基础。

 

  自动化大势已定,但距离真正实现则尚需时日,此时,对于意欲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功能的车企来说,ADAS成为其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及迈步自动驾驶的有利武器,而这给相关产品制造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从此次展会来看,各企业对这一机遇显然也早有预期,单从记者走访的几家企业来看,他们均对ADAS相关产品进行了专区展示。

 

  在ADAS领域,安森美此次主要展示了用于汽车摄像头评估和开发的MARS汽车微参考系统、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AR0135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以及用于减少LED闪烁的AR0231汽车图像传感器。据介绍,AR0135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拥有120万像素传感器,具有新的3.75um全局快门像素。而通过现场演示记者发现,AR0135提供较同样像素尺寸的全局快门传感器好3倍的快门效能,而且,旋转风扇在强烈的LED光前通过,当风扇覆盖光源时,该传感器的图像不显示任何“重影”效果。AR0231汽车图像传感器则通过新的减少LED闪烁技术,能清晰捕获明亮场景中的脉冲LED光。

 

  

 

  AR0135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

 

  奥迪威传感科技展台上陈列着倒车雷达传感器、车载蜂鸣器、APA超声波传感器等多款ADAS相关产品。其中,APA超声波传感器这一最新产品,利用超声波测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及车位宽度,获得车位尺寸及车辆的位置信息,是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核心部件。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APA传感器测距能力强,最远可测5米,并且指向性强,同时由于使用与倒车雷达不同的工作频率,不与倒车雷达形成干扰。

 

  

 

  APA超声波传感器

 

  可乐天半导体此次展示的是智能汽车、机器人、城市泊车相关的KODENSHI全景监控系统,它以高端影像处理芯片,影像歪曲校正和实时转换相机亮度,能源消耗小,确保价格竞争力,四张影像无缝合并,360度时点转换3D影像,可实现无盲区环视周边环境。

 

  瑞萨电子此次重点强调其通过EthernetAVB实现的用于车载摄像头的高质量实时图像传输R-CarT2片上系统。据了解,这一系统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编码器,同时实现超低延迟(1/1000以下秒)传输高品质数字摄像头影像,并且采用业内最小的封装通过更彻底的低功耗化(40mW Typ.),使散热设计更轻松;此外,通过以太网AVB功能,它可确保实时通信,摄像头之间可以同步,因此更容易实现摄像头环绕系统。

 

  

通过EthernetAVB实现的用于车载摄像头的高质量实时图像传输R-CarT2片上系统

 

  ADAS系统到无人驾驶在快速演变,这也同样带来传感器、系统构架等方面的变化。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经理沈俊强表示,他将这一演变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多个传感器的使用,覆盖车辆四周360度;二、多个传感器之间相互融合和冗余,增加系统可靠性;三、除了对障碍物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感知;四、多城控制的使用,使系统构架从ADAS的分布式构架向集中控制式构架转变。

 

  此外,其还指出,高度自动驾驶不是由一辆车可以实现的,需要智能和自动驾驶的生态系统,同时中国在相关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来源:盖世汽车作者:解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