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叶青:从“出无车”到“不出差”

叶青:从“出无车”到“不出差”

2014-08-11 来源:大河车网

    公车改革的风波慢慢地平息下来,现在就看各省在中央方案规定的范围内如何给出车补的数额。当然,现在还能够听到有的干部的抱怨:“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有人说公务员讲这句话是一种“矫情”,我觉得是一种“撒娇”。

 

    “不出差”让我想到了《战国策》里说到的冯谖的“出无车”,看看当年的他怎么一步一步地向领导提要求,然后又出色地完成繁重的工作的吧。

 

    《冯 谖客孟尝君》中说:“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请托)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客何能?’曰:‘客无 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以君贱(看不起)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不久),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 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乞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 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虽然是2000多年前的事,但是这一段文字很 浅显,不需要过多地解释。对于冯谖要求的一再满足,说明孟尝君是一位宽容的领导。要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孟尝君是将门客分为三等:上客食鱼乘车;中客食 鱼无车;下客食菜。冯谖应该是属于“下客”的队伍。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冯谖是一个有点贪得无厌的人,要吃、要车、要房,但是也确有本事。在满足了冯谖的 所有要求之后,冯谖的正能量开始不断地释放出来。冯谖为了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出冯 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使得“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细微)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的言行告诉我们,满足了你的所 有要求,你就应该为君为国效力。现在有的官员认为车补少,不出差,不做事的,我们要问一句,过去你有车坐、有酒喝、有国出,也不见得个个都是模范公务员。 可见,有车无车、车补高低,不应该是做好工作的条件。

 

    最近仍然有媒体在问:车补究竟够不够?我觉得车补高低、够不够是相对的,用于 公务出行就够,关键看你怎么算。我给媒体提供了一个公式,车补够=8小时以内 工作日 公务出行 尽量的“3510”(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 车,10公里左右坐地铁公交、打的、开车)。车补不够=上下班开车 双休 私务出行 少走路 不骑车。

 

    最近我在“听”一本名为《吴敬琏传》的书,很有启发。感觉到这是一部建国以来的经济学说史,尤其是我1979年上大学之后的内容更为亲切。书中充满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改革与保守 之间的争论。现在在坚决改革的大背景下,如果说党内还有斗争的话,那么就是从过去的不同的路线之争,过渡到了廉洁与腐败、节俭与浪费的尖锐斗争。2013 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而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提出,也让我们对中国的 前途充满信心。但是,长期以来关注而又束手无策的腐败、浪费行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最大的破坏行为。也就是说,腐败分子、浪费分子,是中国当下最大的 敌人。在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的今天,广大的公务员应该模范地成为节俭的群体,让腐败者、浪费者成为“过街的老鼠”。

 

    其实,此次公 车改革的意义极为重大,至少有财政意义、政治意义与生态意义。这一点连外媒都看出来了。英国网络媒体认为,汽车这一原本是代步的工具,如果扭曲异化成官 衔、地位、身份、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必然会由此衍生出相关联的汽车贪腐。英国《独立报》说,中国欲通过公车改革“换挡”提速,迎来“廉洁拐点”和车窗外明 亮的艳阳天。虽然眼下把附着在公车上的特权“清零”还需假以时日,但它彰显出中国政府对公车腐败的“零容忍”态度却十分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