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警惕年底低价买车 各种消费陷阱
眼下,我市各路车商为了冲量,纷纷推出各种上万元的优惠促销活动,年底购车旺季也随之来到,希望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擦亮眼睛,提防消费陷阱。商家们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想尽了千方百计,而低价永远是最好的“鱼饵”。
今年10月,首次购车的李女士到市区沙湾路一汽车销售店看车,对某款最低售价仅为2.98万元的微轿情有独钟,当即慷慨解囊,买下了这辆车。回家之后,懂车的亲戚提醒发现,该车既没收放机,又无空调,配置又低。最后她再三权衡后,还是以不菲的价格去车商那里购买了其他配置安装在车上。在这个案例中,厂家可是既作了低价的姿态,又获得了高额利润。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汽车交易中,除了减配贱卖这招,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增配高价卖出,这主要体现在二手车的交易中。个别车商擅自对汽车在外观、内饰上采用豪华配置,从而达到卖高价的目的。
偷梁换柱 以次充好牟高利
维修投诉的案件中,以次充好的情况是最严重的。
据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类奸商的手法大多是把正厂的零配件用副厂来顶替,但同样是收正厂的价格。例如汽车的“三滤”配件(空气滤芯、机油滤芯和汽油滤芯)、离合器、刹车片等是最常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使用这些假冒的零配件,会使汽车早期机器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部分机器报废。
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例是,一些马路边的维修店里,他们会用不同牌子的零配件更换原车零件。曾经有位车主的吉利车排气管有问题,于是来到一家修理店进行更换,修理人员竟然用夏利的零配件顶替,没过几天又出了问题。
优惠缩水 赠送礼包要辨清
细心的消费者都会发现,车商搞促销活动时,往往会赠送一些装饰礼包,但很多装饰礼包往往水分十足。我市一汽车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二级甚至三级经销商,赠送所谓的配置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他们将普通的车膜、地胶、皮椅等价格翻番,以“购车赠送XX元豪华装饰”诱惑消费者。
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务必小心谨慎,最好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加价提车 盲目跟风不可取
车卖得越火,加价就越严重!为了买辆新车,找熟人,通关系,多交数千元至上万元,还要等到几周后才能提到车。经销商得了便宜还成了“好人”。消费者眼巴巴掏钱,还陪笑脸。加价提车,一直是车市公开的秘密。车商们打新车上市和批量供应的时间差,吸引消费者排队预订,进而加价卖车。虽然加价提车是消费者与车商约定好,你情我愿的事情,但有关人士还是要提醒消费者,买车何必急于一时?出了高价还是同样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