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穷二代”与车的故事

“穷二代”与车的故事

2009-09-18 来源:大河车网

东方早报9月17日报道 穷二代,并不是个小众人群。生活、住房开销的急剧上升,贫富差异的越发增大,使得中等收入的年轻人也会有“贫穷感”。如何给穷二代定位?车企又该如何看待这部分潜在消费群?

用“穷二代”自己的话说,“我们虽然不能与富二代拼爹,但是我们就像金沙,只要努力洗刷,我们就一定能发光。”而车进入他们的世界时仅是奢侈品,还是能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插上翅膀,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生活中的穷二代

被访者:Jamin

Jamin是一个年轻又勇敢的男孩,他放弃老家国有企业的工作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当初为了这事儿还和家里闹得很僵。”Jamin和朋友合租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每个月自己房租开支1600元。“刚来北京的时候很惨,找不到工作,钱只出不进。”说起当年,Jamin有些感慨,毕竟现在的生活早已远离了当初的那种窘迫。放弃了刚考上的大学,17岁去了上海当兵,为的就是那份政府安排的稳定工作。

“现在好多银行都推出免利息贷款买车,你心动吗?”当被问到为何没想到买车时Jamin说:“讲实话,现在每个月都赤字,租住的房子离公司也很近,车有点多余。”的确,北京的轨道交通全程2元,打车也不过10元。他说自己的信用卡虽不至于刷爆,但也从来没有还清过,十足一个天天负债过日子的人。“买车无疑又增加了一份额外的开销,比如我们公司楼下每月1500元的停车费就不少了。”已经处于负债状态的Jamin实在不愿意为自己再添一个包袱。

谈话间,Jamin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阳光感,花着自己赚来的钱,买那些喜欢的东西,掐着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来还款,即使每月都以赤字收尾,可是快乐依旧洋溢在他的言语中。“父母都是企业的普通职员,无论买车还是买房,对我都不会有很大的支援。”不介意做一个穷二代,也不介意自己没有车,“我相信只要奋斗就会得到属于我的一切,车子将来肯定会有的。”

成长中的穷二代

被访者:小安

“我以前是在汽车制造公司上班的。我的车就是以优惠价格买来的,当时每个月公司都会补贴油费。”而在金融风暴的洗礼下,小安被裁员了。那辆车似乎成为了累赘,每个月不少于1500元的养车费,让小安很是无奈。小安的父母属于工人阶级,父亲在工厂车间做工人,母亲则在该厂食堂工作。每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让小安在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技校。“当初也就是为了能早点出来工作,贴补下家用,减轻父母负担。”

毕业后,小安很顺利地被推荐到一家外资汽车公司工作。“当时公司鼓励员工买车,而且给出很多补贴。”为了和同事一样买上一辆车,小安的父母拿出毕生的积蓄,还外借了债,才有了如今的这辆凯越。“买车后确实方便了不少,和父母开车出去兜风,去郊外旅游,觉得我们也是小康家庭了。”而如今,小安没有了工作,父母就再也不愿意搭乘小安的车。“他们也是想省点油费,我们都坐公交车出去,一般不会开车。”

现在,小安说想把卖车的钱还给父母,自己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坐地铁既方便,又省得上下班的堵车烦恼。小安说自己当初买车有些莽撞,甚至有些攀比的心理在作祟。经历了一番波折后,小安称自己成熟了很多。

腾飞的穷二代

被访者:Crystal

在美国继续学业的Crystal终于下定决心买一辆福特车,结束搭车上课的尴尬。在Crystal的同学眼里,她从小成绩优秀,毕业于全国名校,收入不菲。如今去了美国攻读MBA,还在那里买车作为代步工具,生活自然优越。只有少数了解Crystal的朋友知道,她一路走来有多么辛苦。

Crystal自尊心很强,很少在同学、朋友面前提及她的家庭状况,但事实上,她确确实实是个“穷二代”。父母在1990年代的经济浪潮中接连下岗,整个家庭的开销总是捉襟见肘。“当时读书学费便宜,初中学费不过300多元一个学期,可是我妈还要每个月存点钱,这样才能支付学费和各种书本费、杂费。”Crystal直至大学都一直是发奋读书,以求用奖学金自己解决学费问题。“学校离家很远,需要倒三辆车。为了能节约车钱,我一般只换两辆,而后走3站路回家。”考入大学后,Crystal全没有一般学生的轻松,凭借自己出色的英语教授外国人中文、当涉外展览的接待员,只为多赚点外快。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她几乎承担了自己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也由于家境困难,她只能把海外留学推荐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终于在工作第四年,存够足以支付第一学期费用的12万人民币。她选择了学费较低的内华达州一所公立大学。过了一学期,Crystal不仅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还在老师的帮助下成为助教。由于她所在的城市地广人稀,从宿舍到学校路程遥远,又没有公车,她只能选择搭乘同学的车上学。“美国人都是‘亲兄弟明算账’,可我同学一直不愿收取我费用,使得我很不好意思。”于是她从每个月的生活费中,留出300百美金作为买车基金。在第二学期开学,她才开上了自己买的汽车。

专家为购车者支招

随着国内车市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对汽车的需求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需品。一些专家认为,对于希望能抢先拥有家轿梦想的朋友们而言,“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思路。

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来说有三种入门方式适合满足新时期“穷二代”的购车需求:

以租代售

以租代售是一种新的分期购车方式,在国外是一种很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国内随着车市的发展,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逐步引入,其特点是门槛低、速度快、无首付款,只收风险金,这项服务吸引了不少手头不宽裕的购车族。

简单来说,“以租代售”是将新车的销售和租赁相结合的一种销售模式。消费者与车商签订租赁协议,交纳车辆购置税、保险费、报牌费及一定的押金后,即可将车开回家,按月向车商支付租金直至合同履约完毕。如果租借超过一定年限,则可以将车整体拥有,成为车主。

由于是新生行业,所以陷阱也多,如租金支付超期限受到重罚。业内人士称,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一般出现在租金支付时限、违章处理、保险购买、维修保养、过户条件及期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最好能咨询律师,修改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防止双方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贷款购车

汽车金融正被车企视作低迷车市的救市法宝,近期除了有汽车金融业务的公司推出了零利率、零首付等汽车信贷业务,一些没有金融公司的车企也纷纷找银行合作推出各种优惠贷款业务。如“买雪佛兰可享受首付3成;买凯越零利率,首付50%,一年后再付50%;每天81元,即可将新威驰开回家”等等,对车企来说,不仅能拉动销售,而且汽车金融公司也因此获益良多。

购买二手车

购买二手车先练练手,解决一下急时用车需求,等将来经济条件上升时更换新车型不失为好方法。事实上,今年国家出台“以旧换新”等政策也直接刺激了二手车市场的繁荣。

来自上海二手车市场的消息显示,交易市场上,二手车的车型越来越新,车龄越来越短,其中又以十万元左右的经济型家用车居多。据悉,上海二手车交易自1997年开始建立有形市场,至2005年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到6家,2006年后又陆续建立了5家,至今共有11家市场。交易量由6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22万辆,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由此可见,进入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车主还是有相当规模的。但是,由于市场和交易量迅速增加,市场一度出现无序竞争、交易证件造假和非法车辆进入二手车流通等问题,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交通安全。

这要求消费者寻找二手车要进入专业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并在交易过程中清楚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王懿炜) 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