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以下简称:广本),一个成立15年的合资公司、一个创造无数业界神话的品牌,如今却面临着销量连续三年下滑的窘境。在中国车市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曾经辉煌的广本显得格外刺眼。尽管本田在2012年4月就发布了到2015年本田至少有10款车型投放市场的中期战略,然而在战略发布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作为本田在中国的头号选手——广本来说,仍然没有任何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广本2012年销量仅为31.6万辆,较2011年跌幅超过12.7%。
广本“脱轨”
1998年成立是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创造了无数令人啧啧赞叹的“成绩”。最早推出中高级车、最早建立4S店模式、开创加价售车的先河、最早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等等。在2006年、2007年广本曾是众多汽车厂商的“楷模”。2006年有报道称,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广本还是选择了在2007年同比20%左右增长的产销量计划,而且与去年相比,广州本田提前了十多天来发布这个计划,这让那些习惯了以广州本田为参照的厂家有足够的时间修正自己的目标。不难看出,广本的销量就是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中国汽车市场驶入快车道的时候,广本却意外脱轨。2008年广州本田的销量为30.6万辆,而2012年的销量为31.6万辆,也就是说广本在销量上又回到了四年前。相比其它合资品牌诸如东风日产、北京现代超过两位数增长的企业而言,广本一直在原地踏步。
据业内分析人士称,广本是一个很矛盾的企业,车型较少、过度依赖单一车型,这导致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粗略计算,2009年飞度月销量在4000台左右,而2012年飞度月销量始终徘徊在2000台以内。
无独有偶,据权威部门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1月至11月,雅阁的销量仅为9.21万台,同比下跌32.12%,再创新低。曾一度年销量超过17万辆的中级车之王雅阁,2012年销量也仅为11万辆,差距之大,令人唏嘘。
#p#副标题#e#
二次腾飞恐折翼
早在本田发布中期战略不久的2012年的4月北京车展期间,广本向外透露了酝酿“二次腾飞”的计划,并进一步披露了其第三生产线的信息:座落于增城工厂,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投产初期的年产能为12万辆,未来将扩大到24万辆。而在即将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广本并没有在产品规划上、营销策略上显示出更多的变化与革新。
尽管如此,“二次腾飞”仍旧被屡屡提起。前不久,在广本2013年华北片区迎春答谢晚会上,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称,2013年是开启第二次腾飞的开局之年,广本计划发布三款车型,新理念,concept平台中级车和第九代雅阁。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人士认为,广本并没有在意识到其根本性的问题,而仍旧在小修小补中寻找机会,新理念作为合资自主品牌来说已经饱受诟病,推新款并无新意,就目前来看2013年第九代雅阁仍是广本的生命线,丝毫没有意识到产品线不完整才是最大困扰的现实。
此外,一位经销商集团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广本成立十几年来,实际上管理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比如二手车、数字营销、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等水平事业,虽然存在但却远远落后于一些企业的发展。
广本总经理神子柴寿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于本田来说,中国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在2013—2015年,以全新中级车的导入为起点,广汽本田将集中投放新车型,以实现产品线的迅速扩充和产品竞争力的急剧提升。对于广本未来的走势及发展,广本中日双方的意见似乎并不一致。
广本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称,在确定了未来三年的产品规划后,还需要考虑新工厂建设、成本再降低、管理更高效等诸多问题,混合动力车型的大批导入也将是广本未来的新亮点。然而对于广本在混合动力上的另辟蹊径,同样也不被业界看好,分析认为,丰田旗下的普锐斯在中国市场上市几年来难以突破,而雷克萨斯CT200h却相对畅销,这说明没有足够品牌力,在混动车型上难以突破。显然,广本寄予厚望的混动车型的前途仍然充满未知。
不过,在今年底特律车展上,本田发布了一款基于飞度底盘打造的全新小型SUV概念车,该车暂命名为Urban SUV Concept。这一概念车的量产版将于今年年底在日本发布上市。中国作为本田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改款车型将有望同步引入广汽本田国产。这对于广本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利好,也印证了此前姚一鸣所说的“两年之内广本要推SUV”的想法。
“对于广本来说,我们还是扎扎实实做好自身的整体部署,广本现在到了真正该出手的时候。明年(2013年)我们会有新车的密集投入,我们会依赖广州,辐射华南。” 姚一鸣的话萦绕于耳,但是广本要想在2013年实现真正的“二次腾飞”,就应该拿出点真正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的口号,更不要让“腾飞”的目标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