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合作开先河 肯定与质疑并存

2012-11-07

    11月6日,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正式签署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这一“联姻”开启了国内自主品牌战略结盟的先河。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目前双方的合作细节尚未商定,在执行层面如何操作仍扑朔迷离。

    自主品牌抱团突围“微增长”车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广汽与奇瑞联盟将降低本土车企技术研发及经营成本,使自主品牌汽车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双方将自主品牌的发展作为战略合作的结合点,实现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互补,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表示,“双方的合作符合中央的政策,同时也符合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据悉,广汽与奇瑞接触早于2010年开始,但由于当时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双方并未展开深入的谈判。不过由于当前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状态,奇瑞和广汽双方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双方的合作意愿加强。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车市由爆发式增长突然减速,汽车销量增长由前两年30%、40%左右的增速骤降为不足3%,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降低了约3个百分点。

   “现在需要推动的是大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而不是‘大吃小’式的联合。”张小虞说,“应该更多的鼓励排名在前面10家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

   事实上,海外汽车巨头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已经开展多年,10月24日,标致雪铁龙集团与通用汽车就确定了其实现全球战略联盟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而此前宝马与丰田、菲亚特与马自达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屡见不鲜。

    多样化合作成趋势 奇瑞广汽合作效果待考

  对于广汽与奇瑞创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内人士均肯定其出发点。同时,对于两者合作的深度与现实性,业内也存在不少质疑之声。

  “在获得了菲亚特B级车平台的技术之后,获得奇瑞的小型车平台对于广汽来说至关重要,但奇瑞的技术成熟度能否满足广汽的需要值得商榷。”知名汽车评论人士张志勇表示,“而对于奇瑞,这个品牌在发展观致品牌、合资捷豹路虎之时,显然对于资金的渴求更加强烈。从双方公布的合作内容来看,合作中却并不涉及资本层面的合作。”


  另外,尽管与跨国品牌的合作时间相对较长,但广汽在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经验是否消化充足,自身体系建设是否成熟,仍存在较大争议。

   据资料显示,今年1-9月,奇瑞销量41.25万辆。虽然仍保持着增长,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其竞争力也开始逐渐显示后劲不足。广汽方面,据媒体报道称,成立已经4年的广汽乘用车公司连续多年维持在高位亏损的运行状态。

   “因此,从双方在产品、技术和管理上的能力来看,合作的互补性不高。由于两家企业均为地方国企,两省国资委的介入反而会让企业的合作关系更加复杂。”张志勇说。

     “从中国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整合是必然的,但如果整合对于双方品牌的发展没有带来根本性的作用,这样的整合是没有必要的。”张志勇说,“未来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是需要和跨国公司去竞争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合作。”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指出,由于广汽与奇瑞两家公司的技术积累都有限,因此,与海外汽车巨头间的合作相比,双发战略合作的效果还不能想提并论,现在还很难预测会发生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