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公务用车采购自主品牌不仅能够节省国家财政支出,防范腐败,树立清廉的政府形象,而且也能有效的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让全民交纳的税收真正用于扶植、支持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
多地政府已经颁布措施积极引导各级领导逐级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这无疑是扶持自主品牌汽车有力的举措之一,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一定会遇到来自多方因素的抵制,或者会出现种种所谓“变通”之策来应付,其最终效果几何还要看这些纸面上的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落实。
首先,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对于部分领导官员来说可能一时难接受。尤其是一些看重个人享受和“面子”工程的官员而言,高端豪华的合资公车是其身份的象征,必不愿意轻易的舍弃,如何让政府部分从上到下主动选择国产品牌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再者,一直牢牢把控国内公务车市场的合资品牌也不会坐看自己利润的流失,必将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部门施压,阻挠自主公车采购政策的实施。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大“拦路虎”,“在实际的公务车采购推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方保护主义。而公务车采购对车企的最大意义在于示范效应的提升品牌,如若只局限于某个地域,效果就很难体现。”国内自主车企内部人士指出,自主品牌想要借公务车采购实现市场蜕变,首先需要破除地方保护。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营造出透明、市场化的竞争环境,让真正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逐步提高各级政府使用国产品牌汽车的信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就在于自主品牌自身,政策扶持毕竟只是外部条件,生产自主品牌的厂家必须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等方面提高整体竞争力,也唯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