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大河车网微博
温馨提示:     
本地 行业 调查 评论
人物 交通 视频 资讯

车型大全 新车速递 汽车报价 新车实拍
选车导购 降价信息 试驾报告 郑州车市

维修 保险理赔 配件 汽车改装
保养 投诉召回 用品 VIP经销商
违章查询 趣闻
香车美女 自驾
位置:中原汽车网 > 调查报告
除了“高压”治堵还可以公共交通优先
2012年10月26日 08:21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导读:诸如限牌、限行、提高停车费这样的措施不是完全不能用,但须秉持谨慎原则。在此前提下,更应在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本,以及严控公车使用等方面痛下苦功。
    据新华社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大城市交通治堵措施又迎来新一轮“加码”,北京再提评估单双号限行可行性,上海车牌拍卖价突破6.6万元大关,深圳拟大幅上调部分区域的停车费……这一系列“高压”政策,被指未能缓堵,反而添堵。

    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开始实施每周限行一天的治堵措施,最初道路拥堵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没有延续太久。新增的车流中,有不少就是人们为了应对限行而购买的第二辆车。为治理拥堵,一些地方大幅提高停车费,但带来的后果是乱停乱靠现象猛增。为治理交通乱象而引发新的乱象,现有的治堵思路值得再评估。

    车多了,便限牌、限行、提高停车费,以抬高车辆的购置和使用门槛,增加出行费用,迫使人们少驾车出行——这是线性的逻辑思维,让人无奈的是它也正在作用于现实。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运用这样的思维治理交通拥堵好处有二:其一,便于操作,只要政策出台,便可照章办事;其二,在这类措施的推行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扮演的是收费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权”和“钱”的空间均被撑大。

    那么,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是否就只有这一种思维路径呢?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可引入成都的做法为参照。10月10日,成都开始对44条公交线路实行免费乘坐,这些免费线路的公交车约占成都全市公交车总量的10%。公交免费,使得搭乘公交出行的市民大增,相应的,驾私家车出行者也随之减少。类似的“免费”思路,深圳一些政协委员也曾提出过。

    眼下看来,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至少有高压和疏导两种不同取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一种思路的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且因为限制了车主权利、增加了车主负担,损害了社会公平而饱受诟病。后一种思路虽可提升治堵效率,但却很少被用于指导实践。

    如前所述,无论是限牌、限行还是提高停车费,都具有管理上的便利,且可以带来收益,而若推出类似成都的公交免费措施,政府就得破费,要完善公共交通出行系统,更需要花大气力。在便利与不便利之间,在收费和破费之间,政府部门作何选择,同公共管理的目标、取向紧密相联。

     进而言之,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最优的选择是在提高效率同民生福利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能面对多种治堵思路,有利可图就选择,无利可图便束之高阁。也因此,对于现有的治堵思路,有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诸如限牌、限行、提高停车费这样的措施不是完全不能用,但须秉持慎用、少用原则。在此前提下,更应在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本,以及严控公车使用等方面痛下苦功。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即提出了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这才是治堵的重要路径。发展理念有了,好处也不言而喻,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理念和思路需要被切切实实地贯彻到实践中去,让公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关键字:治堵 高压 公共交通
新闻热榜  
热门车型排行 更多>>  
微型 小型 紧凑 中型 大型 豪华 SUV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业务电话:13503860072  E-mail:dahecw@sina.cn  业务咨询QQ:2402499568
Copyright © 2011 dahe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车网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4207号-1
技术支持:郑州网站建设专家-力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