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上,超过20年的主流品牌只有东风雪铁龙、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三家。其中南北大众是名副其实的车界老大,那么东风雪铁龙能否成为欧系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力点”呢?
北京车展,是检验车企潜在实力的最好试金石。本次车展上东风雪铁龙联合雪铁龙共展出16辆车型。其中,未来极有国产可能的全新紧凑型SUV雪铁龙C4 AIRCROSS完成亚洲首发,而代表豪华前卫设计理念的Tubik概念车、东风雪铁龙全系20周年纪念版车型和新世嘉VTS版也同台展示。
东风雪铁龙还煞费苦心地展出了EP系列高性能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这一由PSA和BMW的工程师共同研发的高能低耗发动机系列,未来显然有望成为东风雪铁龙后续车型的战略之“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风雪铁龙还在车展期间正式公布了未来三年规划:其中包括2012-2015年东风雪铁龙每年将投放1-2款全新车型、多款代表着未来最新技术的高效节能发动机将会被陆续引入、加强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拓宽渠道并优化网络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等一系列品牌强化之策。
自1932年,传奇的“雪铁龙东方之旅”到达终点北京,雪铁龙与中国已结缘80年。同时,以1992年东风雪铁龙成立为标志,雪铁龙植根中国市场也已有20年历史。
那么,作为最早入华的汽车品牌之一,雪铁龙能否通过丰富车型和创新科技等一系列举措,在中国市场后来居上呢?
笔者认为,如果说PSA早期在中国市场是被引入车型时的慢半拍态度所一误再误的话,那么痛定思痛后的东风雪铁龙现在渐渐把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脉。从引领两厢潮流的富康,到中国首款“水滴形”的单厢车萨拉?毕加索,再到世嘉、C5,东风雪铁龙的车型越来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神龙5A计划此前公布的12款新车型中,再结合东风雪铁龙在北京车展的未来三年规划,可以肯定地是,东风雪铁龙未来三年将至少拥有6款新车型,并且还将有新能源车助阵。此外,新EP发动机等新技术的引入,则将为这些车型夯实更多的技术底气。
当然要想在中国车市成为领军车企,除了“车型为王”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必不可少,那就是“品质为王”。
从“第一撞”、“第一贴”等创造中国首个碰撞实验、环保车型的领先事迹,到近年来C5得到五星,东风雪铁龙始终坚持最上乘的品质保障追求,神龙第二工厂领先的生产科技和严格的品控也使得这种追求成为可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东风雪铁龙要想成为下一个南北大众,除了产品和品质之外,尚需在品牌、渠道和服务方面进一步深耕细作。而这些工作都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只有有了更多叫好又叫座的车型方阵,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好的品牌美誉度和口碑,东风雪铁龙成为下一个领军车企的梦想才可能渐行渐近。
|